
記者:劉老師,請您作一下自我介紹吧。
劉玉蓮:好的,我原籍泰安,今年63歲,1975年泰安后師畢業后被分配到肥城煤炭系統任中學美術教師,后又被送到泰安師專美術專業進修兩年。1985年參加了中國函授大學專攻國畫,期間受到白雪石、高冠華、李可染、李苦禪、梁樹年、郭怡宗等大師的親臨授課指導,使我的國畫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從此更加癡迷于國畫,愿為之傾盡畢生精力。
記者:你擅長畫什么?
劉:我對翎毛花卉情有獨鐘。這大約是女畫家自身的柔美和花花草草的秀美生就的緣分,我雖然從小就有點男孩子的風格,但在繪畫審美觀上也沒能“脫俗”于女人圈啊。在萬紫千紅的花卉世界里,作為一個花鳥畫家當然猶喜牡丹。我貪戀牡丹的典雅大氣,她華麗富貴冠群芳、百般顏色百般香、雍容大度不媚俗,無論你怎樣渲染都不為過,她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國花。至于翎毛畫,則是花卉畫的不二眷屬。在中國畫里,無論山水、花鳥都是傳神的運載,顯示著生命情感的體驗和悟道,在技法上它是程式化的,各種元素、元件巧妙地組合起來即可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記者:您是怎樣畫好中國畫的?
劉:根據我自己的體驗,要畫好中國畫有三個要素:一是樂于繼承,狠狠錘煉基本功。對傳統的名家名畫及各種元件技法必須通過老老實實的臨摹、反反復復的錘煉使之爛熟于心,才能把基本功夯厚實了。二是樂于在借鑒中融進自己的感悟。在這方面河北邯鄲的著名畫家李太平先生的一首詩給我以極大的啟發:“搜盡天下奇形物,投進自家煉丹爐,再注一腔沸騰血,我家風味他家無”。既有對傳統的熱愛,也有對奇人奇作的熱情,敢于否定自我打破常勢,像蜜蜂采百花釀佳蜜那樣博采眾長才會不斷有佳作問世。三是樂于讀哲習文,善于書畫外找靈感,才會豐滿僅屬于自己的繪畫風格。俗話不俗,寫詩的功夫在詩外。只掌握了詩詞格律而沒有文學素養和生活素養照樣寫不出好詩來,繪畫亦是如此。繪畫和讀書是我的精神棲息地,己成為我生活的組成部分。在我的花鳥畫中,無論花草樹木,還是鳥獸蟲魚,我均賦予它們某種靈性使其具有人格化的韻力,使其鮮活起來。如花木讓它顧盼生姿,禽鳥也能脈脈含情,融雄強正大于柔美和諧之中,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最近中國書協王步強教授來考察我倆的書畫時特別指出:“劉玉蓮的畫很專業,構圖構勢和色彩對比都很到位,有吳昌碩、王雪濤的繪畫風格,與山東藝術設計院于源春院長的風格相似,畫甚太氣”。當然,這既是對我的肯定,更是對我的鼓勵。本地群眾也大都喜歡我的牡丹大雞圖、九龍圖、天香圖、花鳥四季屏等畫作。這幾年,我的畫作參加畫展曾獲得金獎3幅,銀獎4幅,優秀獎若干幅。作為草根畫家,每每看到自己的畫獲獎,被人收藏或懸掛于廳堂,心里總是美美的。
記者:是什么動力讓您的繪畫事業堅持了幾十年?
劉:我熱愛生活,愛好廣泛,可以說琴棋書畫、歌舞、乒乓球都來得兩下子,但后來樂此不疲的唯剩繪畫。俗話說“多藝不成手,精專走天下”、“一招鮮,吃遍天”,唯有專心專業專攻才能專成。所以我把繪畫當作我生活的專一、精神的寄托和生命的凱歌,簡直不能想象我離開繪畫那種失魂落魄的樣子。所以無論生活上歷經什么樣的挫折,亦無論精神情感上遭受什么樣的磨難,我熱衷于繪畫事業的心路歷程不曾出現過絲毫的動搖與蹣跚。每每望著自己筆下的珍禽幽鳥在歡跳翱翔,我的心就醉了,從而忘記了一切的苦惱與悲愴,生活重新充滿了虹光與希望。
記者:您與愛人一起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在書香墨寶里度過的,有什么不同于常人的感觸嗎?
劉:我和老伴的結合是我們后半生的福緣。之說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倆有著同樣 的不幸(喪偶)、同樣的愛好追求、同樣的至誠至善,又都萬分珍惜這段情緣。人生苦短,更何況遲到的愛是人生的至情?書畫是我倆情緣之舟,書畫戀更是我們生命的凱歌,我們當然會泰然處世,藹然處家,坦然處事,怡然書畫,安然守志,白首偕老。
記者:您倆的結合真是書畫界的一段佳話,請問您倆在書畫上一定互有增益吧?
劉:我倆互相補益是主旋律,我對他主要是生活照顧,他對我在繪畫上多有指導啟迪。過去他是畫西畫的,早年在電影隊畫幻燈片,后調到劇團畫布景,以后到縣文化館專職畫畫,在這方面造詣很深。再后來他癡迷上了書法,讀書寫字成了他全部的生活,正是一卷在手淺吟沉詠,一筆在握禪修毫端,其樂融融,其情切切。他的文學功底深厚,我的畫經他題款常常神采大增,甚至能使敗筆升華為好畫。一次我畫的牡丹將家雀畫到了人不注意的角落里,我說這幅畫畫壞了扔了吧。他說“別,我有法!”便順手提筆寫道“我本無人賞,躲在花蔭旁”,這幅畫不僅活起來了,還很耐人尋味。
凡了解我倆生活細節和情趣的親朋好友都說,這對書畫鴛鴦禪心淡定,生活如詩,越來越精神了。
(摘自 2015年7月 肥城書畫頻道)
劉玉蓮藝術簡介
劉玉蓮(女),1952年10月生,山東省泰安市人,中國財富翰墨書畫院高級畫師,教育部中國民族文化藝術人生研究院書畫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泰山畫院兼職畫師,中原書畫研究院高級畫師。
1975年畢業于泰安師范,曾任山東省肥城礦務局中學專職美術教師。任教期間又在泰安師專國畫系進修。系第一批中國書畫函大(國畫85級)學員,在京多得姚治畢、高冠華、白雪石等大家的授課指導。
三十余年的辛勤耕耘、積淀,對中國畫的山水、花卉、翎毛、人物均有較深的造詣,尤以畫牡丹見長。作品多被大型工礦企業、私人收藏或畫商認購。
作品獲獎情況介紹:
1992年,獲“泰山杯”全國書畫大賽優秀獎;獲泰安市首屆婦聯書畫大賽優秀獎。
1999年,獲山東省第二屆書畫大賽優秀獎;獲“穿洞杯”全國書畫大賽佳作獎;獲建國50周年中原書畫院第三屆“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賽佳作獎;獲“全國民間工藝美術書法大展”精英獎,并授予“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術家”光榮稱號。
2008年,作品入展首屆中國重陽節畫展;同年底獲紀念毛澤東誕辰115周年全國書畫作品展“紅色藝術金獎”,作品入編《全國書畫作品選集》。
2009年,獲慶祝建國60周年全國中老年書畫大展賽“金獎”,作品入編《慶祝建國60周年全國書畫藝術家經典博覽》;獲吳道子藝術館成立十周年全國書畫大展銀獎。
劉玉蓮國畫作品選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