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由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和書法藝術館主辦的“著手成春——第二屆民生書法長者展”在京開幕。
此次展覽匯聚了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北京市養老護理示范中心、北京市和熹會老年公寓、北京市椿萱茂老年公寓、北京市恭和老年公寓、北京市壽山福海養老服務中心、北京市長友養老院、北京清順靜和養老照料中心、北京市金融街老齡公寓、北京新街口養老驛站等十家敬老院和志愿者書法作品40余件,參展老人的平均年齡接近85歲。為了方便不能到場的老人也能觀看展覽,全程直播了展覽實況,實現線上線下開放互動。
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學術部主任衣雪峰主持開幕儀式
開幕式現場
現場合影
當下的老年人,有什么樣的精神需求?需要什么樣的文化?這是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與民生書法藝術館一直關注的問題。近幾年來,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與民生書法藝術館先后在14家養老機構開辦“民生書法敬老屋”,倡導書法敬老書法陪伴的理念,逐步摸索中出書法陪伴、快樂敬老的敬老模式,憑藉書法、服務人民、助益人生。
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肖麗陪同北京市老齡產業協會會長吳世民觀看展覽
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肖麗陪同北京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中心基金會處處長唐曉明觀看展覽
基金會先后邀請了來自中央美院、北京語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燕京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書法專業的志愿者為長者提供書法教育、書法陪伴,得到了長者們的一致好評,也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了期許、熱情。這說明,藝術能夠給老年人帶來物質所不能替代的精神慰藉、情感依托。另一方面,也在新的文化語境里讓書法藝術能夠回歸人的心靈,發揮其怡情養性的人文價值。
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肖麗致辭
“執子之手,著手成春。”這是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肖麗對大家美好的祝福。
肖麗說,書法敬老活動,目的不是要培養書法家,而是為了讓老人們通過書法表達對生活的熱愛、期許。她同時表示,為這么多機構的長者開展書法陪伴,需要很多優秀的老師、尤其是兼具愛心與耐心的老師,可喜的是,志愿者們都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在教學中,志愿者們不斷探索教與學互動,逐漸形成了真、草、篆、隸、行五體兼融次第展開的教學模式,讓老年人真正體會到了書寫的快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文化傳統,志愿者們通過教學活動,與各位老爺爺、老奶奶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真正把參加學習的各位老人當成了自己的親人、長輩。在肖麗看來,這最為直觀地體現了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和書法藝術館開展書法敬老活動的使命和價值。
北京市老齡產業協會會長吳世民致辭
北京市老齡產業協會會長吳世民出席了此次展覽,在致辭中講到,“2020年就要過去了,疫情給我們的生活以及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但是這時候有一個公益組織的工作沒有停下來,一直在為老年人服務,他們就是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題目也非常的好,叫‘著手成春’,這些長者們通過書法,培養情操,鍛煉身體,為抗疫做出貢獻。”他還談到:“書法有助于培養我們的文化自信,而在疫情期間,我們的文化自信對抗疫起到了絕對性作用,我特別希望通過這次的書法展,給首都的老年人帶來幸福、健康以及文化自信,衷心的祝愿這些長者們身體健康,并祝書法展成功。”
北京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中心基金會處處長唐曉明致辭
北京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中心基金會處處長唐曉明在致辭中表示:“北京民生書法基金會是北京市的一個社會組織,對北京市的敬老院老人們進行書法指導和展示,為豐富老人的文化生活以及健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這次展出的作品,充分證明了老人們的生活很豐富,疫情期間,北京的養老院零感染,做到這邊非常不容易,也與很多社會組織的努力有關,在這里也祝愿各位長者身體越來越好,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
北京壽山福海養老服務中心部長劉媛致辭
北京壽山福海養老服務中心是參展機構之一,中心部長劉媛特別感謝北京民生書法基金會能夠發起這么好的一個公益項目。她表示,養老中心的老人們在學習書法的同時,也在學習國學文化,讓他們老有所學,這無疑是民生書法基金會普惠老人的一大善舉。
另外,她也非常感謝參與其中的這些專業的老師們,“他們非常的辛苦,我們的機構在西六環邊上,過來一趟不容易,老師們克服了很多的困難;另外一方面,由于老人們都年事已高,很多都是86歲以上的年紀了,他們在教授的過程中非常有耐心也很細心。同時,由于疫情,很多活動沒法舉辦,他們的教學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老人們緊張焦躁的情緒,豐富老人們的生活。”
她還講到,民生書法基金會敬老項目組的工作人員做了大量工作,課前咨詢、課后跟蹤。因此,她代表老人們感謝基金會,讓老人們能夠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有了一個美好的幸福的晚年。
新街口養老驛站長者代表張友良致辭
新街口養老驛站長者代表張友良作為參展老人講到,教授書法的這些志愿者們非常專業,而且教學認真、仔細,通過三年來的學習,自己的書法也有了很大的長進。
他說,“疫情期間,老師們還進行了線上教學,使大家在疫情期間獲得了很多的書法技藝。作為退休老人,我們就是要老老實實寫字,慢慢生活,把書法融合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其實,老年人需要的是一種精神的安慰,在這里我特別感謝民生書法基金會的書法老師們,感謝民生書法基金會。”
志愿者代表北京語言大學書法專業學生王純致辭
北京語言大學書法專業的學生王純,2018年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他講到,自己一開始對于書法敬老并不是很了解,基金會的老師給了他很多指導和培訓,而他每次與老人們交流也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同時,王純也講到,和老人們的相處特別快樂,有種無憂無慮的感覺。“疫情期間雖然我們沒有辦法進行線下指導,我們就采用線上教學的方式,效果也很好。在這里感謝北京民生書法基金會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臺,讓我們將學校學習到的知識,可以有實踐的地方,同時,還要感謝爺爺奶奶們的喜愛,今后我會更加的努力。”
參展老人介紹作品
無法去到現場的老人們在觀看開幕式直播
無法去到現場的老人們在觀看開幕式直播
展覽現場還連線了在線上觀看展覽的北京恭和苑老年公寓的長者們。
幾位長者知道自己作品入選,早早的坐到電腦前,等待開幕式,掩飾不住臉上的喜悅。“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的作品會被展覽,我寫的還不夠好”,劉奶奶露出了羞澀的表情。當劉奶奶看到自己的書法作品的時候,異常喜悅,要知道,這位奶奶很少露出這樣的神情。電腦屏幕就是那么大,長者們恨不得讓那畫面再大點兒,更大一點兒。有位觀展的老先生與身邊的老人說道,“這個人的書法很有功底,我得好好跟他學學。”說著,他就將手上的拐杖使勁握了一握。
壽山福海養老服務中心的關爾進老先生學習書法一年來,進步很大。關老說,在跟民生書法基金會的小老師們的學習中,受益匪淺,現在已經把書法學習當成了自己養老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不練字就感覺渾身不舒服。退休后,本以為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就是幸福了,但是發現沒幾天就很難受了,待不住也閑不住。自從民生書法基金會的小老師們來了以后,在學習中慢慢的心態平靜下來了,也找到了不少學習的樂趣,如今看著自己的一幅幅作品,真是喜出望外,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關爾進老先生說,觀看此次展覽最大的感受就是,民生書法基金會這項普惠眾多長輩們的公益項目,能夠集結眾多老人們的書法作品,在這個公益的平臺中展現自我,讓眾人欣賞贊許,這是給予老人們最大的尊敬與孝道文化的傳承。恰如“著手成春”的展覽主題,老人們的生命價值需要社會的關愛與支持,民生書法基金會的這個平臺就是成就老人生命之花的最大推手。
展廳現場
展廳現場
展廳現場
通過書法陪伴、書法敬老,讓藝術發揮它本身的價值和社會意義,這是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和書法藝術館設置書法敬老項目的初衷。
三年來,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和書法藝術館在北京14家養老機構建立“民生書法敬老屋”,開展書法敬老陪伴185場,7230多位長者參與。接下來,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將在現有14家民生書法敬老屋基礎上,拓展落地更多民生書法敬老屋。力求覆蓋城八區,持續培養青年志愿者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
北京民生中國書法公益基金會和民生書法藝術館希望能帶動更多的青年人,尊老,敬老。也希望這種方式能帶給長者更多的關懷,也能讓更多的長者有書法的陪伴。